首页 资讯 正文

厄瓜多尔因石油管道紧急情况暂停石油出口

体育正文 63 0

厄瓜多尔因石油管道紧急情况暂停石油出口

厄瓜多尔因石油管道紧急情况暂停石油出口

泉州网7月4日讯(融(róng)媒体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tōngxùnyuán) 林泳坤)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海港城市(chéngshì)港口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泉州港口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与上海、深圳、广州、宁波等城市共同位列全国第一梯队(tīduì)。

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泉州(quánzhōu)这座千年海港城市跃升为“现代港口经济强市(qiángshì)”。泉州市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记者与泉州市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深入对话,解码(jiěmǎ)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实现历史性跨越 从区域(qūyù)港口到全国第一梯队

从《报告》分析数据看,泉州的港口经济在石油(shíyóu)煤炭及其他燃料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cāngchǔ)和邮电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děng)产业增长较快、表现亮眼。

《报告》显示,泉州(quánzhōu)港口(gǎngkǒu)经济增加值大于2000亿元,其在GDP中的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6%。这一成绩的取得,使泉州继上海(shànghǎi)、深圳等城市之后,成为全国港口经济“2000亿俱乐部”的新成员,从区域港口跃升为港产(gǎngchǎn)融合的全国第一梯队。

港口(gǎngkǒu)经济增加值大于2000亿元背后的推动力(tuīdònglì),有着泉州坚持不懈的实践。今年以来,泉州围绕(wéirào)“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集聚发展、外贸航线网络拓展、政策和招商协同”等主线,推动港口能级跃升。

项目(xiàngmù)建设方面,2025年1—5月完成(wánchéng)港航投资(tóuzī)9.4亿元,其中码头航道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超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正在大力开发建设的围头湾(wān)石井作业区今年计划开工1个项目,完成3个项目主体建设,泉州湾、湄洲湾各有一个重点项目争取年底开工。

港口经济方面(fāngmiàn),今年1—5月共完成(wánchéng)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1.11万标箱(wànbiāoxiāng),比增2.26%,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6.56万标箱,同比(tóngbǐ)增长13.82%,外贸集装箱增速自2024年以来一直保持全省首位。

基础设施提升 推进19个重点码头航道项目(xiàngmù)

近年来,泉州的港口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tuījìn)。

今年5月(yuè),石湖作业区(zuòyèqū)4—6号泊位对外启用,标志着泉州港首批2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正式对外开放,迈入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外贸集装箱港口行列,为开通更多(duō)外贸航线、出口更多货物提供了(le)良好硬件。

市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相关(xiāngguān)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编制并印发实施的《港口基础设施(jīchǔshèshī)提升三年行动》,可(kě)称之为基础设施短板的“破题”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推进(tuījìn)19个重点码头航道项目(xiàngmù),首批已经启动15个项目,总投资近90亿元,这些项目投用后可新增年吞吐能力超3000万吨。

9个生产性泊位和航道工程建设,以及7个项目前期正在有序(yǒuxù)推进。其中,从具体项目看,石井航道二期年内(niánnèi)可完成主航道交工验收;锦尚作业区(zuòyèqū)(zuòyèqū)6号(hào)泊位将是泉州港又一个10万吨级泊位,计划年底前开工(kāigōng)建设;石湖作业区7—9号将建设泉州港首批20万吨级泊位,正在加快前期,争取列入上级(shàngjí)规划;肖厝作业区5—6号泊位码头水工主体正在收尾,后方陆域形成工程施工完成87%;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优化工程获得立项批复,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产业集聚发展 港口经济(jīngjì)“多点开发”

港口与(yǔ)产业(chǎnyè)就像齿轮,咬合越紧转得越快。在泉州,港口与产业的(de)深度融合,是突破2000亿元的关键——目前已形成建材家居、物流服务、石化(shíhuà)、装备制造、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集群,泉州港已从单一运输节点转型为带动城市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这背后,离不开泉州市对临港产业补链强链的助力(zhùlì)。

石油煤炭及燃料业是泉州港口经济的(de)(de)支柱产业之一。2025年,肖厝港区实现红土镍矿进口、全自动接卸煤业务“零的突破”。斗尾港区首次(shǒucì)外贸进口乙二醇、出口丙烯腈,进一步完善了泉州化工原材料(cáiliào)、新材料供应链。全省首个央企(国家管网)与民企合作的管道互联互通(hùliánhùtōng)项目投产,打通了“港口—管道—公路”联运通道,预计每年节省物流成本2000万元左右(zuǒyòu)。

今年4月4日,肖厝港区首次实现直接进口小麦业务,标志着泉州港正式迈入“综合性粮食(liángshí)进口枢纽”行列,填补泉州市直接进口小麦空白。“以前,每进口一批小麦都需要中转运输,不仅运费成本高,运输时间也长。现在(xiànzài),泉州港能够直接进口小麦了,这对我们来说方便多了!”益海(yìhǎi)嘉里金龙鱼(jīnlóngyú)福建企业群相关负责人(fùzérén)说。

外贸航线网络拓展 从“海丝(hǎisī)起点”到“全球节点”

今年(jīnnián)4月(yuè),历时半年多编制(biānzhì)的《泉州市(quánzhōushì)港口(gǎngkǒu)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印发实施,明确144项具体任务的细化清单,涵盖港口发展方方面面,对泉州市港口今后三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措施归根结底就是开航线、辟通道(tōngdào)、拓货源、强服务,最终目的是更好满足产业出海需求。”泉州市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泉州港开通越南泰国(tàiguó)航线,是泉州首条中途不停靠、直达东南亚集装箱班轮航线。(融媒体(méitǐ)记者陈小阳 范金林 摄)

近些年,泉州港内贸航线(hángxiàn)(hángxiàn)(hángxiàn)稳定加密运行,与国内各港的通达程度远高于周边港口(gǎngkǒu),而外贸(wàimào)航线网络也在持续拓展,至(zhì)今外贸航线连接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17个城市(地区),实现了从“海丝起点”到“全球节点”的跃升。今年,泉州港先后(xiānhòu)开辟至东帝汶、巴西、越南、泰国(tàiguó)和中国台湾等海运航线,其中至东帝汶航线为国内第二条、我省第一条通达该国的海运航线;越南泰国航线为泉州首条中途不停靠、直达(zhídá)东南亚的集装箱班轮航线。特别是东南亚方向的航线,泉州港优势比较明显,部分航线甚至为精品航线,例如今年开通的越南泰国航线,从泉州出发后就没有(méiyǒu)挂靠其他港口,直达东南亚。除了直达航线外,通过内贸航线,以及(yǐjí)与厦门、洋浦等港口的外贸内支线,借助港口间的航线合作,实现与全球各地紧密相连。

政策和招商协同 “新三样”出海实现(shíxiàn)零的突破

港口经济有了新增长点。3月,光伏产品首航;5月,上汽宁德工厂的新能源汽车组件(zǔjiàn)(zǔjiàn)及锂电池出海;6月,比亚迪(抚州)新能源汽车组件经海铁联运至泉州港出口,初期年新能源汽车组件可达5000标箱以上(yǐshàng)……今年(jīnnián),泉州港“新三样”(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出口实现从无到有(cóngwúdàoyǒu)的突破,成功跻身“新三样”出口港行列。

“借助新能源汽车出海,我们打通了新的(de)物流通道,推动泉州(quánzhōu)港(gǎng)货源腹地进一步纵深。”泉州市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相关(xiāngguān)负责人表示,6月22日,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次从泉州港出海,标志着“抚州—泉州”海铁联运通道打通,福建和江西之间新增了一条物流大通道。5月初,上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经由(jīngyóu)“水水中转”到泉州港出海,同样是(shì)泉州港与(yǔ)其他港口合作开辟海上新通道的探索(tànsuǒ)。“目前,这两个通道都将稳定运行,近两个月,新能源汽车产品经由泉州港出海已经超过300标箱。”

港口(gǎngkǒu)是“硬核”优势。现代化的泉州港传承“东方第一(dìyī)大港(dàgǎng)”的厚重底蕴,在新(xīn)时代商贸发展浪潮中,将继续发挥枢纽功能。《泉州市港口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提出,未来,泉州将逐步打造以港口为龙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港航贸一体化产业链生态圈、港产城高质量互动融合新典范(diǎnfàn),将继续提升(tíshēng)港口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特色、优势集装箱航线稳定增长,与港后方的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实现高效联动发展。

厄瓜多尔因石油管道紧急情况暂停石油出口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